聆听“心”声,内分泌科能力提升进行时

时间:2025-04-07

       在临床诊疗中,内分泌疾病与心血管系统的关联错综复杂。糖尿病患者的隐匿性心肌缺血、甲亢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对QT间期的致命影响……这些场景要求内分泌科医生必须具备敏锐的心电图解读能力。近期,南山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特邀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王琳主任开展了一场题为《内分泌疾病与心电图:交叉学科的诊疗密码》的专题讲座,为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及西营镇医生搭建起内分泌代谢与心电生理的桥梁。

c2a7574e210f557ec7a86abfead468f

  一、从基础到临床:心电图的“内分泌视角”

  王琳主任以“内分泌科医生需要关注哪些心电图表现”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心电图的核心判读要点: 

  1、代谢紊乱的警示信号:高钾血症的“帐篷T波”与低钾血症的“U波”:结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电解质管理案例,强调动态监测的必要性。 

  2、糖尿病心脏病的隐匿杀: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识别:对比正常心电图与糖尿病患者的静息心电图差异。 

  二、跨界思维:内分泌医生的“心电武器库”

  王琳主任特别指出,内分泌科医生需建立三大核心能力: 

  1、风险分层能力:对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时,应结合心电图动态变化(如心率变异性分析)预判不良事件。 

  2、急症识别能力:快速甄别电解质紊乱、甲亢危象、嗜铬细胞瘤危象等内分泌急症相关的心电图危急值。 

  3、多学科协作意识:当患者出现新发房颤、不明原因ST-T改变时,需主动联合心电图室、心内科排查继发性心血管损害。 

  三、科室医护人员感悟:打破专科壁垒的“诊疗进阶”

  作为参训医师,我深刻体会到,心电图不仅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工具,更是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生物放大器”。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房颤动治疗需先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糖尿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可能表现为非典型胸痛合并V4-V6导联T波倒置。这些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将助力我们更早识别并发症、更精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740f3e3c9a108812746dcb07ed1cea4

  本次讲座突破专科界限,将心电生理学知识深度嵌入内分泌疾病诊疗路径。正如内分泌科主任王春阳所言:“一名优秀的内分泌科医生,应该既能从血糖曲线中看到胰岛功能,也能从心电波形中读懂代谢密码。”未来,内分泌科计划与中心医院心内科建立“心电图联合读片会”机制,以多学科协作赋能患者全周期管理,让“心”与“内分泌”的对话持续深化。 

 

 (撰稿:李晓雪   审核:刘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