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正当时

时间:2023-03-24

     伴随着天气转暖,玉兰花开,癸卯年的春天到来了。春天是一年之始,阳气生发,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推陈出新的景象。中医看来,万物生发,阳气上升,对多数朋友是有好处的,比如不怕冷了,脚步轻快了。但也有很多平时“肝气偏旺”,“脾胃虚弱”的朋友在这个季节感到不适,甚至发病。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在养生保健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Image1

  传统医学认为:肝与春气相通应。春季的很多不适是由“肝”引起的,春季养生保健重在“养肝”。肝主疏泄,恶抑郁而喜条达。如果心情舒畅、肝气条达,就能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就会精神好、消化好、有气力。而如果肝气郁滞或肝气过旺,也就是不生发或生发太过,都是对身体有害的。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就会疏泄失职,多见闷闷不乐,焦虑叹气,悲忧欲哭,胸胁、两乳或腹部等部位胀痛不舒。暴怒伤肝,气郁日久化火,则会导致肝气亢逆,疏泄太过,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头痛,面红目赤,眩晕昏厥,抽搐,血压升高等。

  鉴于当下“吃的好,运动少”,脾胃功能虚弱的朋友很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相互为用。如果肝气郁滞,脾的运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而如果肝气太旺,就会“克脾”,也会影响脾的功能。都会引起胸胁满闷,泛酸口苦,纳呆腹胀,肠鸣泄泻等肝脾不调的症状。

  《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说:“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因此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畅达之性。《内经》指导我们要按时睡觉,早早起床,穿着宽松的衣服闲庭信步,舒展形体,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既不抑郁,也不亢奋。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以此来适应春季时令“生”的特点,保养生发之气。春天是充满朝气、适合运动的季节,无论什么运动方式,只要能让您精神变好,体力增加,心情平静舒畅,都是好的。春游、跑步、散步、游泳,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动起来吧。最佳的活动时间推荐5—7点。

  Image1

  肝气即怕“郁结”,又怕“太旺”,大多数朋友坚持用上述方法“养肝”,都会肝气条达,身心舒畅。如果通过上述方法不能明显缓解不适,或本身“高血压”、“胃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等基础病明显加重,就应该即时就医,通过药物的干预使身体恢复平衡,解除不适。笔者在春节过后接诊过不少因“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脾不调”发病的患者,女性患者相对多一些,通过结合时节、症状、脉象,遣方用药,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略作分享。

  病例一.患者女性,42岁,近期四肢抽搐频繁发作,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可自行苏醒。齿痕舌,色红苔白,脉弦数。平时心烦气急,睡眠较差。辩证后予“平肝潜阳,安神定志,疏肝健脾,清热化痰”,服药7剂,睡眠改善。继服7剂,能自己控制情绪。初次就诊已过月余,患者病情未反复。

  病历二.患者女性,54岁,阵发性头晕,伴血压升高,可达193/121mmHg,行颅脑CT和高血压五项,未见明显异常。经详细了解病史,患者下午至晚间易头晕,同时紧张、惊恐,伴有心慌,乏力,入睡困难,噩梦多。貌似实证,而脉像细弱,虚实夹杂。辩证为“心脾两虚,胆郁痰热扰心”,予中药6剂后情绪改善,血压最高可达150mmHg。调整用药后巩固治疗,未再反复。

  中医科擅长内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亚健康状态及妇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果您有健康方面的困扰,欢迎来医院门诊三楼东首中医科咨询就诊,我们将尽己所能维护您的健康。

Image1

  中医科电话:0531—5867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