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中,作为妇产科医生,经常会问起患者月经情况,很多患者也是因为月经情况前来就诊,比如有的患者因为月经来了十几天还有流血前来门诊就诊,结果一查是妊娠状态,或者有的一查是异位妊娠。所以并不是只要有出血就叫月经,月经的定义是指,伴随着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又分为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而只有排卵后产生孕激素才能有分泌期的改变,所谓的月经必须是有排卵,产生黄体,黄体分泌雌孕激素,到了黄体晚期,雌孕激素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剥脱出血,此为月经来潮。
正常的月经有四个要素:
1、月经周期频率:正常的月经频率是21-35天,小于21天为月经频发,大于35天为月经稀发。
2、月经周期规律性:相邻月经周期天数相差不超过7天。
3、经期长度:正常的经期应该是3-7天。
4、经期出血量:正常月经量为20-60ml,小于5ml叫月经过少,大于80ml叫月经过多。
所以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中的任何1项不符、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仅限定于生育期非妊娠妇女,不包括妊娠期、产褥期、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出血。这些皆定义为异常子宫出血(AUB)。
再次提醒广大女性朋友,有出血不一定是来月经,月经与异常子宫出血是不一样的,导致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是多样的,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一定记得及时来医院就诊。
(撰稿:王娜 审核:刘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