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丰盛的菜肴难免会出现剩余很多人怕浪费,会把剩菜剩饭放在冰箱保存。但是你知道吗?剩菜剩饭真的不!能!乱!吃!
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冰箱里的“冷酷杀手”——李斯特菌,教大家如何科学防治李斯特菌感染。
很多人对于李斯特菌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其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相当常见,绝大多数食品、泥土、植物、动物饲料以及人类和动物的粪便当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
什么是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细胞内寄生菌,显微镜下形态不分枝的革兰阳性短小杆菌,菌体细胞宽为0.5um,长为1~2um,呈球杆菌、杆菌、成对杆菌或短链排列。
35℃、5%CO2培养24小时后,可形成直径1~2mm、光滑、灰白色、半透明、边缘整齐、微带珠光的露水样菌落,呈现蓝绿色光泽,粗糙型菌落较大,大多数菌株可产生狭窄的 β溶血环,有时要刮去菌落在逆光的条件下才能看到。
生化反应
1.李斯特菌能发酵多种糖类,V-P和甲基红试验阳性,绝大多数菌株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水解七叶苷,不水解尿素和明胶,不产生H2S和吲哚。
2.25℃是最适的运动温度,可在4℃生长,半固体动力试验阳性,特征是在培养基表面下方2~5mm处呈伞状生长,超过35℃将失去动力。
3.CAMP+(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试验的加强溶血区域不是箭头状而是长方形.应与无乳链球菌的CAMP试验相区别。
李斯特菌主要通过食物感染人类,可寄居在人体肠道中,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是李斯特菌属中唯一经常感染人类的菌种,可导致腹泻、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李斯特菌对各种环境(如低温、高盐、低pH、氧化应激等)的耐受性很强,可以在冰箱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
很多人以为冰箱就是“保险箱”,把食物放进去就安全了,但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李斯特菌是“耐冷菌”的代表,它有个外号叫“冰箱里的杀手”。在4℃以下的环境中,绝大多数的细菌会放慢生长繁殖的速度,但李斯特菌在0~4℃冷藏环境下仍能生长繁殖,在-20℃下也能存活1年!此外,它还有耐干燥、耐高盐环境的能力,在70℃高温下5分钟才能被杀灭。
图:冰箱内常见致病菌
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李斯特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经过消化道、眼睛、破损的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造成感染,李斯特菌引起的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
李斯特菌虽然毒性很强,但致病力不高,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不必过于担心。一般人群通常在进食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后3-70天(一般为21天)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头痛、肌肉痛等症状。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李斯特菌的重点攻击对象,免疫缺陷人群、孕妇、婴儿、老人、肿瘤患者等最容易中招,感染后的症状也严重。孕妇感染后,李斯特菌会透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早产、新生儿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等,新生儿感染病死率高达30%-70%。
图:李斯特菌的传播途径
生奶源及其制品、冰淇淋、生食的水果蔬菜、肉及肉制品、冷的熟食生食类、烟熏类海产等,都是容易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如何避免李斯特菌感染?
1)肉类、禽类、鱼类等食物,要完全煮熟后才能食用。
2)不要直接吃熟食或烟熏、腌制的肉类、鱼类。
3)剩菜要充分加热后再吃。
4)不要食用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或奶制品。
5)水果及蔬菜要彻底清洗干净或削皮后再吃。
6)生熟分开。将生肉与蔬菜以及煮熟的食品分开搁置、存放。
7)处理完未清洗的食物,要用掺有洗涤剂的热水清洗双手及用过的器皿。
8)易腐烂的食品,一旦打开包装 ,即便没过保质期,也应该尽快吃完。
9)随时监控冰箱内的温度,冷藏室2~4℃,冷冻室–18℃或以下。定期清理冰箱,冰箱断电后,取出全部食材,用热水和中性洗涤剂清洁冰箱内壁和架子,并用清水擦拭或者冲洗干净。
(撰稿:刘燕华 审核:刘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