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创生命奇迹!济南市南山人民医院与柳埠卫生院成功联合救治一例无家属外地急性心梗患者

时间:2025-09-01

         近日,济南市南山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与柳埠卫生院上下联动,无缝衔接,成功救治一名无家属陪同、无本地关系、无住院费用的外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此次救治过程充分体现了“县乡村一体化”医共体建设的显著成效,展现了南部山区医疗系统应对急危重症的强大能力和“生命至上”的人文关怀精神。
          一、 基层首诊,精准前哨织就生命第一道网
         患者突发剧烈胸痛就诊于柳埠卫生院。卫生院医护人员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敏锐性,迅速完成首份心电图检查并作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初步诊断。

fe2496ee327bc476.jpg

  在“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的理念指导下,卫生院立即启动应急方案:

  1.  给予“心梗急救一包药”(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2.  建立静脉通路,稳定生命体征;

  3.  最关键一步:立即通过“胸痛中心微信”,将患者信息及心电图上传至南山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专家团队。

  卫生院快速、规范的处置,为患者的成功救治赢得了无可替代的“黄金第一小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前哨”作用。

  二、 远程指挥,区医院中枢启动极速绿色通道

  收到预警后,南山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核心团队立即在线响应。
        1、远程确诊:心内科专家在线判读心电图,远程确认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诊断。

  2、一键启动:立即下达指令:“启动导管室”

  3、破解难题: 面对“患者无家属、无法签字”的现实困境,医院依据应急预案,在与卫生院沟通并上报总值班后,果断决策:“先抢救,后付费!”为生命亮起一路绿灯,确保了救治流程零延误。

  三、 无缝对接,区域协同实现救治“心”速度

  在南山人民医院紧张准备的同时,救护车已载着患者疾驰而来。途中,双方通过电话保持实时沟通,患者生命体征信息持续传回。

  患者抵达南山人民医院后,通过专用绿色通道,被直接推送至已全员就位、设备待命的导管室。医院手术团队迅速行动,造影显示患者心脏“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情况万分危急。团队凭借娴熟技术,成功实施“急诊PCI手术”,植入支架一枚,迅速开通了堵塞的血管。

  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堵塞血管被成功打通(DtoB时间),仅用时50分钟,远低于国际标准的90分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心功能,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9abfeeb1809b8668062f565878850c2b9db01a8f3717b864b7061da86e61e4  

  四、 成功背后的意义与启示

  本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南山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高效运行的一次典范案例,其意义深远。

  1、证明了医共体建设的必要性。真正实现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2、体现了“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两院医务人员在面对特殊患者时,敢于担当,以挽救生命为最高准则,完美诠释了医者仁心。

  3、彰显了技术赋能的高效精准。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远程实时会诊,确保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指令的畅通性,为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此次成功实践表明,南部山区已建立起一条反应迅速、运转高效、技术过硬的急性心梗救治链,为南部山区及周边地区百姓的心脏健康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撰稿:齐庆杰    审核:刘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