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山人民医院外科病房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消防演练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医护人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活动涵盖报警、灭火、疏散等环节,同时开展护理查房,深入了解患者病情,优化护理方案;还有疑难病例讨论,医生、护士共同探讨复杂病例,为患者制定更精准治疗与护理策略,最后进行了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 DVT 急性发作的识别与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多学科协作(如血管外科、影像科等)的响应效率。熟悉抗凝/溶栓治疗流程及出血并发症的应对措施。 全方位保障患者安全与健康。
日常护理:细节中的专业
日常护理是医院工作的基础,护士们需要完成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治疗执行等多项任务。在病房中,护理人员会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协助日常活动,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沟通需求。护理操作需严格遵循流程,确保患者安全与舒适。
对于特殊患者,如长期卧床者,预防并发症是护理重点。护士会定期为患者测量肢体周径,观察皮肤状况,指导进行适当活动,降低深静脉血栓等风险。
病例讨论:协作解决难题
面对复杂病例,团队协作至关重要。护士们会定期围坐交流,分享患者病情变化、护理难点及解决方案。这种讨论不仅促进经验传递,还能集思广益,优化护理方案。讨论中,大家会结合患者病史、检查结果及治疗反应,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这种机制有效提升了团队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保障了患者治疗效果。
应急处理:深静脉血栓的快速响应
当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迹象时,应急预案立即启动。护士会迅速评估患肢温度、肿胀程度及皮肤颜色,同时通知医生并准备抗凝治疗。在此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治疗及时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安全保障:消防演练常态化
医院定期组织消防培训,提升全员应急能力。演练中,护士们学习灭火器操作、疏散路线规划及伤员转移技巧。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迅速有序地保护患者与自身安全。
医院工作的严谨性体现在每一个流程细节中,从日常护理到应急响应,团队协作与专业能力是保障医疗安全的核心。通过持续学习与演练,医疗人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健康守护。
(撰稿:李委 审核:刘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