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已到,中暑了怎么办?

时间:2023-07-25

      随着120警笛由远及近,济南市南山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例中老年男性患热射病(重症中暑)的病人,该病人意识丧失,高热(体温高达42℃),无汗,无尿,初步诊断为热射病, 随着"三伏天"的开始,中暑的患者会越来越多,那怎样预防中暑,中暑的症状是什么呢?今天急诊科健康科普小天使带领我们一起走进中暑。

1d0428cc855641e6b2ec8b65a57fd10b_th

  一、中暑的概念

  【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二、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症状】

  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汗、口渴、头昏 、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8℃)。

62ca4832b15ec05a3830f36b_1024

  【轻症中暑症状】

  除上述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会出现以下症状:

  ◆体温在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

  ◆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50b3b28367564c38800cac27dee67a73

  【重症中暑症状】

  重症中暑症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 、日射病和热射病。

f9e911fe4fba436ab67492639e9aa0e7

  【热痉挛症状】:大量出汗后只饮入了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最为显着。常呈对称性、阵发性肌痉挛,伴有收缩痛。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症状】:这种中暑常常发生在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口,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意识模糊,体温在40℃左右。

  【日射病症状】:直接在烈日下曝晒,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 。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
‎ 【热射病症状】: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 。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d45f1e4f17c844fabce72177f1f7130d_th

  三 、中暑的急救常识

  【先兆与轻症中暑急救常识】:

  ◆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将病人安置在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或酒精擦 浴等物理降温,直至体温38℃以下。

  ◆可服用糖盐水及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  ,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穴(即虎口)等。

  ◆体温持续38℃以上可口服解热药。

  【重症中暑急救常识】:

  ◆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将病人安置在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冷敷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

  ◆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针刺或掐病人的人中穴(位于鼻唇之间中上 1/3 交界处)和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上方约5cm处)以及合谷穴(即虎口)等。

4ecc93108c7c44ae9c7b730f6ceec37b_th

  四、预防中暑

  1、高温天气合理安排工作和作息时间,气温超过37℃时,严禁11:00至16:00 进行室外作业。 

62ca4832b15ec05a3830f36f_1024 

  2、充分饮用少盐凉开水,多食含钾的食物和水果,如海带、豆制品、紫菜、土豆、西瓜、香蕉等。

  3、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可随身备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4、时刻关注自身身体状况,有疑似中暑症状的,立即向身边的人求救,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编辑:刘召芳    审核:刘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