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 日至 7 日,我们迎来了第 34 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 “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这一主题深刻体现了母乳喂养与人类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紧密关联,着重强调了母乳喂养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促进作用。
“支持母乳喂养”,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作为母乳喂养的第一站,家人应给予妈妈充分的理解与陪伴,在日常起居、心理疏导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母乳,是大自然赋予宝宝最天然、最完美的食物,蕴含着生命最初所需的全部营养与关爱。母乳喂养不仅是母婴之间亲密的情感纽带,更是守护宝宝健康成长、助力妈妈身体恢复的重要方式,值得每一个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与支持。让我们以 2025 年母乳喂养周为契机,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主题齐心协力,为母乳喂养营造良好环境,就是在为每一个宝宝的健康未来奠定基石,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注入活力。
一、母乳喂养,为宝宝筑牢健康防线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等天然免疫物质,就像为宝宝穿上了一层 “隐形防护衣”,能有效降低宝宝患感冒、肺炎、腹泻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同时,母乳的营养成分比例恰到好处,富含易于宝宝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等,能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宝宝的营养需求,促进其肠道发育和神经系统完善,让宝宝更健康、更聪明地成长。
二、母乳喂养,给妈妈带来多重益处
对妈妈而言,母乳喂养同样好处多多。它能促进子宫收缩,帮助产后身体更快恢复,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研究表明,坚持母乳喂养还能减少妈妈患乳腺癌、卵巢癌等妇科疾病的几率,为妈妈的长远健康保驾护航。此外,母乳喂养过程中,妈妈与宝宝亲密接触,能释放催乳素和内啡肽,缓解产后压力和焦虑,增进母婴情感,让妈妈在养育过程中收获更多幸福感。
三、掌握正确方法,让母乳喂养更顺利
(一)常见的喂养姿势
摇篮式:妈妈将宝宝横抱在怀里,用手臂支撑宝宝的头部和身体,让宝宝的腹部紧贴妈妈的腹部,下巴贴近乳房。这种姿势适合足月的健康宝宝,操作简单易上手。
侧躺式:妈妈和宝宝面对面侧卧,妈妈用下方的手臂支撑宝宝的头部,上方的手可以协助调整乳房位置。此姿势适合剖宫产的妈妈,能减少伤口压力,也方便夜间喂养。
橄榄球式:妈妈将宝宝放在身体一侧,用手臂从宝宝身后环绕支撑其头部和身体,使宝宝的身体呈半坐状态面对妈妈的乳房。该姿势适合早产儿、双胞胎或乳房较大的妈妈。
(二)喂养的时间和频率
新生宝宝胃容量小,母乳喂养应遵循 “按需喂养” 的原则,即宝宝饿了就喂,妈妈感到乳房胀痛时也可以喂。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喂养 8-12 次,随着宝宝月龄增长,喂养次数会逐渐减少,每次喂养时间也会相应延长,通常每侧乳房喂养 10-15 分钟即可。
(三)正确的含乳方式
宝宝含乳时,应张大嘴巴,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口中,而不仅仅是乳头。含乳正确时,妈妈不会感到疼痛,宝宝的脸颊会鼓起,下巴紧贴乳房,能听到明显的吞咽声。如果含乳不正确,妈妈会感到乳头疼痛,还可能导致宝宝吸吮效率低,影响喂养效果。
四、母乳喂养,需要社会共同支持
母乳喂养并非妈妈一个人的事,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家人应给予妈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分担育儿责任,为妈妈创造安静、舒适的哺乳环境。
让我们携手行动,用知识武装理念,用支持传递温暖,让母乳喂养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家庭,为宝宝的健康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王娜 审核:刘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