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做尿检,健康不踩坑——南山人民医院检验科教您如何正确尿检

时间:2025-09-30

      说起“尿检”,大家可能都会觉得不就是“留个尿”嘛,多简单个事儿啊!其实,尿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做“尿检”时,尿什么时间留?留什么样的尿?留尿时注意什么?这中间大有学问。

  一、尿常规查什么?

  尿常规通过分析尿液中的物理、化学和细胞成分,评估泌尿系统及全身健康状况。主要包含以下指标: 

        1.  颜色和透明度

           正常:淡黄色、透明。 

           异常:红色(血尿)、酱油色(血红蛋白尿)、浑浊(感染或结晶)。

        2.化学指标(试纸法)

  • 蛋白质(PRO):正常为阴性(-),阳性(+)提示可能为生理性: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病理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需进一步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葡萄糖(GLU):正常情况下是阴性,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当突然摄入大量的糖分时,血糖超过肾糖阈也会导致尿糖阳性。

  • 潜血(BLD):正常情况下是阴性,阳性见于泌尿系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泌尿系肿瘤、结核、肾盂肾炎、膀胱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

  • 白细胞(WBC):正常情况下是阴性,阳性表示泌尿道可能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 亚硝酸盐(NIT):阳性提示可能细菌感染。

  • 酮体(KET):正常情况下是阴性,阳性提示可能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等。

  • 比重(SG):正常范围 1.005~1.030。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 PH值(PH):正常范围是 4.6~8.0 。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偏低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严重腹泻、呼吸性酸中毒、发热等。偏高多见于剧烈呕吐、持续性呼气过度、尿路感染等。

  • 尿胆原、尿胆红素(URO、BIL):主要作为黄疸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依据,其结果需综合在一起指导临床诊治。

  • 维生素C(VC):这个指标的意义并不是提示疾病,而是帮助临床医生判断其他检验结果是否可信,是否受到维生素 C 的干扰。

  二、做尿常规,这些细节别忽视!

  1. 留尿时间:晨尿最佳(浓缩度高,易发现问题)。  

  2. 留尿方法:清洁外阴后,留取“中段尿”,避免分泌物污染。  

  3. 避开干扰:女性避开月经期。

  4. 及时送检:2小时内送检,减少时间造成的化验误差。  

  三、哪些人需定期查尿常规?

  ✅ 一般人群:每年至少1次,体检时。   

  ✅ 有症状者:泡沫尿、水肿、腰痛、尿频尿急、肉眼血尿。

  (撰稿:江焕奕    审核:刘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