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前来南山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咨询秋季皮肤疾病及皮肤护理的人群逐渐增多,为了让我们的皮肤安稳度过这个秋天,皮肤科李有宝主任特别为屏幕前的您整理了一份秋季皮肤护理“宝典”,请大家关注收藏吧!
秋季气候干燥、温差变大,皮肤容易出现干燥脱屑、敏感瘙痒、屏障受损等问题,皮肤护理的核心应该围绕“温和清洁、强效保湿、科学防晒、减少刺激”展开,具体可按“清洁→保湿→防晒→日常防护”四步走,兼顾基础护理与细节调理。
一、清洁“温和不刺激”,守住皮肤第一道屏障
秋季皮肤油脂分泌减少,过度清洁会洗去表层保护油脂,加重干燥敏感,需注意3点:1、用32-38℃温水(接近体温)洗脸/洗澡,避免热水烫洗(会破坏皮肤屏障,加剧瘙痒);2、面部早晚各1次清洁,选无皂基、无香精、弱酸性的洁面乳;全身洗澡1-2天/次即可,避免用磨砂膏、含酒精的沐浴露;3、洗脸时用指腹轻柔打圈,避免用洗脸巾用力摩擦;洗澡后不要完全擦干(保留皮肤表面一层薄水膜),及时涂保湿产品。
二、保湿“分层锁水”,修复皮肤屏障是关键
秋季皮肤缺水的核心是“屏障受损+水分流失快”,需分“面部+全身”针对性保湿。面部保湿,分层护理。基础层,清洁后3分钟内涂爽肤水,用手轻拍吸收,帮助打开皮肤吸收通道。滋养层,干皮/敏感肌加涂保湿精华,再叠加霜剂/软膏质地的面霜;油皮可选清爽乳霜,避免厚重闷痘。
注意!如果出现了皮肤干燥脱皮的现象,可以每周1-2次用“无香精保湿面膜”急救,每次10-15分钟,敷后及时涂面霜锁水。
三、防晒,“秋季不松懈”,避免光老化+敏感加重
很多人以为秋季紫外线弱就不用防晒,实则秋季臭氧层变薄,长波紫外线穿透力强,仍会损伤皮肤屏障,诱发敏感、色斑。我们可以选用SPF30+、PA+++的温和防晒,出门前15分钟涂抹,用量为“面部一枚硬币大小”,颈部、耳后也要兼顾;若长时间户外(如通勤、秋游),搭配帽子、口罩、长袖衣物“硬防晒”,下午3点前紫外线较强,尽量减少暴晒。
四、特殊提醒,出现这些情况需注意!
若皮肤出现这些问题,请及时就医。1、干燥伴随持续瘙痒,抓后起红痕、脱屑;2、出现红斑、丘疹、刺痛。
秋季皮肤护理的关键是“减少负担、强化保护”,把清洁、保湿、防晒做好,再配合日常调理,就能让皮肤平稳度过干燥期。
(撰稿:李有宝 审核:刘玉卿)